|
放长线钓大鱼的版本很多,如江西的三尺车竿漂钩放线钓草鱼,上海的手竿橡皮筋纵放装置,浙江的余线箍在竿梢上等等,虽然办法老了一点,但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在抛竿出现之后,因鱼线轮更容易操纵,钓大鱼变得简单了。但用炸弹钩和串钩的杀伤力太大,许多收费钓场对它进行封杀。于是矶竿崛起,悬坠钓法有了新拓展。 手竿放长线钓法的技术变革 2003年11月,全国钓具企业俱乐部联赛在上海举行,几位被看好的垂钓大师没有一个在钓大鱼上有所建树。手竿钓鱼光有遛大鱼的本领不行,如果局限了钓位,又不能放线,跑鱼就难以避免。由于规则许可传统钓法用放线装置,所以钓大鱼的风光都落在持手竿橡皮筋钓组的上海钓手头上。 橡皮筋放线装置出现在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最早是由医院的医生利用输液树胶管制成的。它的原始状态是这样的:在钓线上端连接一根长80厘米左右的输液管,然后将橡皮筋后面约70厘米长度用绳扣或代替物固定在钓竿上不使其下垂,但不能扣得太紧,要让橡皮筋在绳扣中自由伸缩。橡皮筋留出的前段随钓线自然下垂,遇大鱼时既可以戗起钓竿,用这段橡皮筋缓解钓线受力,又能在鱼外窜拔出竿上的橡皮筋,利用其弹性实施控鱼和遛鱼。经过数十年改进,现在的橡皮筋换成了实心橡胶产品,其于钓竿的结合也改成了专门设计的8字式导线环。 浙江钓手的放长线装置更简单。找一个纵切面为T形的药瓶用的小橡皮塞子或盐水瓶的瓶塞,在其顶部平面上挖一个比竿尖直径稍大一点的孔,使长度为齐竿线1~2倍的余线由孔中穿过,然后将余线一圈一圈的缠在竿尖上,再把瓶塞套进竿尖并箍住余线。它的作用是在一定拉力下,被箍住的余线会从瓶塞中徐徐泄出,缺点是孔径配合不当,鱼突然发力会把瓶塞拽掉,虽然鱼不会跑掉,但钓线搅成一团,以后的操作就比较麻烦。 这两种放线装置都可以移植到悬坠钓组,但碍于竿梢太沉,一般是不会用它来放长线的。在无线可放的情况下,“悬坠”放长线都采用失手绳,可是钓竿脱手而出,鱼失去了控制,再长的失手绳也会面临与鱼拔河的危机。即使发力提竿把钩刺深刺实了,那么几番收放之后,钩尖的刺入角度变了,鱼嘴上的伤口撕大了,鱼还会跑掉。受橡皮筋启示,将失手绳改为松紧带之后情况才有了改善,但跟着出现了一个问题:在鱼窜绳放,鱼乏绳收的过程中,靠手感而不是钓竿得到的挣扎力度存在着很大误差。能够收回失手绳说明鱼不大,或者乏力了———这是错觉,错在失手绳的感觉主要是鱼体浮力和静拉力,并因拖弋钓竿而低估了动拉力。鱼窜线紧,只有钓线绷紧了才有动拉力的正确判断,在收回失手绳时钓线一般处于松弛状态,鱼的乏力是暂时的,一旦重新竖起钓竿,钓线绷紧了鱼又会疯狂起来。猝不及防间来不及松开失手绳,鱼就会拉断子线。失手绳的作用是消耗鱼的体力,有人以为有了失手绳就可以对付大鱼了,殊不知失去钓竿就失去了控鱼能力,失手绳保证的是竿而不是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