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钓鱼网
 

钓鱼技巧大全 钓鱼视频大全

首页

钓鱼技巧大全

钓鱼视频大全

钓鱼鱼饵饵料

钓鱼鱼具钓具

 

悬坠钓的浮标及调整

 

悬坠钓的浮标:是钓鱼人借助钓组中标与坠的合理配重关系,将钓饵带至合适的垂钓水层、观察水中饵料的雾化状况、发现鱼在饵窝旁游动、觅食、吞饵时的动作信号,为钓手适时准确地扬竿中鱼提供可靠信息的重要渔具。有的钓手在对某一品牌浮标的特性掌握得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通过它来了解窝点内鱼的种类、大小、密度等方面的信息。因此说浮标是钓鱼人的第三只眼睛。
一.浮标的初步认识
浮标是由标尖、标颈、标肩、标身、标脚等几部分组成的(见下图)。
标尖:从所选用的材质上来区分,标尖可分为塑料空心软标尖和尼龙实心硬标尖两种。塑料空心软标尖由于自重轻,产生的上浮拉力相比之下要大于实心漂尖,再由于其直径较粗,所以可以过滤一些虚假的杂乱信号,鱼讯传递相对准确、真实。尼龙实心硬标尖的比重较大、产生的上浮拉力较之空心标尖要小,在二力(重力与浮力)平衡的悬坠钓组中向上的升力(剩余浮力)较弱,当线组在水流的作用下出现倾斜、弯曲等情况时,浮标的钓目会随之改变,影响垂钓效果;但由于实心标尖可以将直径加工的很细,鱼食饵时浮标出现的下搓就显得非常明显、夸张,所以在有的时候它又是特别受到欢迎的。

标颈:从浮标体的最上部(标尖与标体的结合点)至浮标的体最宽处之间的部位,我们称之为标颈。一般来说,稳定性好的浮标,标颈距离较小;灵敏度高的浮标,标颈的距离较长。
标肩:浮标体的最宽处我们称之为标肩;标肩直径与标体直径之间的比例越大,浮标的稳定性越好而灵敏度较差;反之,比例越小浮标的灵敏度越高而稳定性就越差。
标身:形如纺锤体的部分,是产生浮力的主要来源。标身的形状如何、性能怎样往往是由标肩和标颈的尺寸所决定的:一般来讲,标肩窄、标颈长的浮标,其标体形状流畅自然它在水中所受到的阻力较小,因而灵敏度较高;标肩宽、标颈短的浮标,其标体形状上大下小的长“水滴”形,它的稳定性相当好。
标脚:浮标下端那截与标体材质不同的部分;它分为碳素、玻纤标脚和竹制标脚两种;它的主要作用是与线组中的浮标座配合,将浮标固定在线组上面。不同的标脚选配不同的标体形状,所得到的效果也不同:碳素、玻纤标脚配标颈长、标尖窄、灵敏度高的“流线型”标体,会使钓组入水平缓、浮标翻身立起的时间恰到好处,鱼讯传递更加清晰自然;竹制标脚适合配上标颈短、标肩宽的稳定、“速攻”型的标体,可以其自身的重量使整支浮标的重心下移,达到入水后迅速翻身立起、快速到达标尖信号区(涂有色环的部分),稍有鱼讯即可显现的目的,是钓手们速钓小鲫鱼或高密度鱼群时非常喜爱使用的一种标形。
二、浮标的制作材料及主要特性
浮标的制作材料有多种多样,有芦苇、羽翎类、巴尔杉木、通草、桐木和赛璐珞等。以其材料的难取程度决定了这些制标材料不同的价格:如优质的巴尔杉木材料,我国主要依赖进口,因而较其他几种材料更加难得,所以用其制作的浮标价格也就高出许多。但价格高的未必都是实用的,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浮标会有各自不同的性能和效果,只有全面地了解它们的实际特性,才能在今后的实践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合理选用:
1.赛璐珞浮标:此类浮标在制作上比较简单,它可根据使用者不同的喜好,随意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标体形状;这种塑料材料特有的不吸水的特性,因此在使用中也决不会有因担心标体渗水而改变钓组重力平衡的烦恼。另外,此类浮标由于是加热吹塑制成的,属于密封型空腹浮标,其浮力非常大,比较适合在水位较深、风大浪急的水库、湖泊中使用,因此受到了许多热衷于在这些水域垂钓的钓友们的喜爱。但是,此类浮标也存在着灵敏度偏低、细小鱼讯反应微弱、塑料制品易老化、发脆破裂、使用寿命较短等缺点。
2.芦苇、桐木类浮标:用此类材料制成的浮标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标体坚固、不怕挤压、耐冲击等等。因为,这些材料取材十分方便,制作较为简单,相应价格也较为低廉;为了克服它们易吸水的缺点,在制作时防水漆膜被涂抹得较厚,因而显得更加坚固耐用。许多初学者或扬竿动作不熟练者,选用此类浮标进行早期的垂钓练习是比较实惠的。但是,要经常注意标体上的防水漆膜是否被损坏,否则标身渗水、浮力改变而未曾察觉,极易使钓手在垂钓中陷入莫名其妙的混乱境地。
3.孔雀羽翎类浮标:利用动物的羽翎来制作浮标,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制作悬坠钓法用的纺锤型浮标通常都是选用孔雀羽翎,所以在介绍羽翎类的制标材料和特性时,我们就以孔雀羽翎来代表了。这种材料制成的浮标质地较轻、浮力较好、吸水率低、不易老化、灵敏度高、鱼讯传达准确;并且工艺讲究、做工精美,特别是一些早期由台湾制标大师制作的经典浮标如“达摩”浮标、“王冠”浮标等,至今还被许多圈内人士所津津乐道,痴迷的收藏者更是如数家珍…….
随着人们对浮标的认识不断加深,新材质、新品牌的浮标不断面市。孔雀羽翎浮标也因标体比较娇贵、容易损坏、受温差变化而易出现浮力改变的缺点,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风光,逐步地被其他材质的浮标所替代。
4.巴尔杉木浮标:巴尔杉木是目前制作浮标材料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它的材质极轻、密度均匀、耐冲击、抗老化、不怕挤压、可随设计者的意念制作成任意形状的标体,线条流畅的长身灵敏型和标体奔放的短身速攻型,应有尽有。巴尔杉木特有的极轻材质,使其具备了在浮力一样时,标形要明显小于其他材料制成的浮标,使浮标的灵敏性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由于生产销售巴尔杉木浮标价格较高、利润较大,所以近来生产此类浮标的厂家一下子冒出了许多,精品、劣品掺杂其中,让众多消费者一时难辨真伪。为此,许多有丰富制标经验的厂家,于是在选材、设计、工艺等方面煞费了不少苦心,生产出了许多质量上乘的优质浮标,成为了当前竞技、休闲垂钓的新宠,如海狮公司的“鳞影”系列、阳明公司的“飞天”系列等……
浮标的调整
在悬坠钓法中,浮标与铅坠的正确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浮标对鱼儿咬钩时信息的传达,是每一个学习悬坠钓法的钓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初学者在学习浮标调整的方法时,要首先弄懂何谓浮标的调目与钓目?
调目:在经过增减配重铅皮后,钓组在半水状态下浮标的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
钓目:钓组在挂饵施钓时浮标的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
浮标在水中产生的向上浮力与钓组中铅坠、鱼钩和比重大于水的钓线,向下产生的重力之和之间的关系:当浮标的标尖处在调目处时,向上的浮力与向下的重力之和达到了平衡。
浮标调目和钓目的变化,是钓手观察鱼钩是否到底、饵料雾化状况、窝内鱼儿活动的情况以及判断鱼是否吃钩等信息的重要依据,要想获得这些准确的依据,就必须将浮标的调目准确地调整出来。
浮标的调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
一、常规简易快速法:
这是一种施钓前预先设置浮标调目数的方法,具体目数由钓者视鱼情、水情、饵料比重等因素自行设定(假设调目为5目)。具体的方法为:
将钓组中的浮标座向铅坠处拉近,使标尖顶部至底钩的距离小于水深;在铅皮座上卷放一块重量大于浮标浮力的铅皮,将带标钓组抛入钓点,浮标在较大的重力牵引下会快速沉没(图一);将铅皮用剪刀进行适量剪削,再重新抛入钓点(若不留神铅皮剪多了,可进行适量增补),拉紧浮在水面上的母线让其也沉入水中,观察标尖露出的目数(此程序可反复多次进行);经过粗调、精调后直至标尖露出5目时为止(图二)。为验证此目数的准确性,钓者还可以适当延长浮标座至铅皮座的距离,将钓组抛入钓点后反复压标入水再观察其自行回位的情况。若回位正常则证明刚才的调目准确;若始终回不到前期调整的目数,则还需在此时继续精调。
二、带饵调标法:
这是一种不预先明确浮标调整目数,而是钓者在得到了挂饵后标尖露出位置的基础上,再去掉饵料后标尖露出水面的实际目数。具体的方法为(以带饵调平水为例):
将钓组中的浮标座向铅坠处拉近,使标尖顶部至底钩的距离小于水深;在铅皮座上卷放一块重量大于浮标浮力的铅皮,在钩上搓两粒垂钓时使用的鱼饵,将带标钓组抛入钓点,浮标会在较大重力的牵引下快速沉没水底(图三);用剪刀将铅皮进行适量剪削,并每次均要在钩上装两粒大小相同的饵料后,再次把钓组抛入钓点,拉紧浮在水面上的母线让其也沉入水中,观察标尖露出的目数(次程序可反复多次进行);经过粗调、精调后直至标尖与水平面齐平时为止(图四)。最后钓组在不上饵料的情况下重新抛入钓点,得到一个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这个目数就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随当日钓手调配的饵料比重来决定的(比重大则目数多、比重小则目数少)。注意:用此法调标时应注意饵料调拌得不宜松散,以免饵团入水后雾化过快,影响浮标调整的准确性。
“拉饵调标法”是“带饵调标法”的一个单项内容之一;采取“拉饵”这种上饵方式进行带饵调标,对于拉饵垂钓(钓浮、钓底)也是非常有效的。钓底时的调标方法与前面的带饵调平水方法一样。而钓浮时的调标方法应采取半水拉饵调2目或3目即可,非常简单。但一定要了解标尖在双钩失去饵料后停留在什么目数上,以防鱼层变化需要钓底时找不到正确的底部位置。
三、分步调整法:
这是一种比较细致、精确的浮标调整方法。
将浮标座拉近至铅皮座附近使之距离小于水的深度、将子线扣上的带钩子线取下,在铅皮座上卷放重量大于浮标浮力的铅皮,将带标线组抛入钓点,浮标会在较大重力的牵引下快速沉没水底(图五);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铅皮重新抛回钓点,切水、观察、修剪铅皮如此反复,直至标尖露出一个(假设预定此调目为5目)无钩重的调目。然后再安装带钩子线,重新抛入钓点,切水、观察此时标尖所显示的目数(因钩重各不相同,此目数也不尽相同。假设此时显示的目数为3目),这个目数就是我们常规调标法得到的目数,我们从中知道了双钩重量约为2目的标尖浮力。如果你是在采取双钩贴底、子线松弛的钓法时,即使是调3目钓5目,你也没有必要担心钓组中的铅坠会落入水底,它仍然是处在比较灵敏的悬坠状态的。用此方法调标、垂钓对付冬季或不太爱开口的小鲫鱼是非常有效的。
针对不同的垂钓水域选用特点不同的浮标,是每个悬坠钓初学者们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1.在自然大水面(湖泊、水库及截流后的宽阔河面)垂钓时
自然大水面杂鱼(小鱼)成群,在窝点内抢食疯狂,往往钩饵尚未到底就已经被其半路拦截,钓者只看见浮标有力下沉而无法将其钩中,在频繁的抛、扬竿之中,半水抖落的饵料又会招来更多的小鱼,令人不胜其烦;自然大水域的面积广阔,鱼虽稀疏但却因食物较少而吃口较猛。因此,在野外自然水域进行休闲垂钓时,宜选用标颈短、稳定性好,标号大、配重多,使钩饵入水至底迅速的浮标为主。浮标的材质不必过分讲究,以价廉物美的国产巴尔杉木或芦苇、硬壳孔雀翎、赛璐珞等为主。其标体坚固、抗冲击,浮力较大,价格适中,非常适合广大的工薪钓友。
2.在郊外承包水塘、养殖水面垂钓时
在郊外承包水塘、养殖水面进行垂钓时,钓友们通常都是采用论竿计价、以技搏鱼。这类水域水质较肥,鱼虽较自然大水域密度高些,但是由于垂钓者较多竞争激烈或因塘主人为因素(过量喂食等)的影响,鱼在索饵时浮标的反应一般幅度不会太大。这就需要选用那种标颈较长、灵敏度高、标身粗细适中、标尖细长的中号浮标为好。浮标的材质以国产巴尔杉木、孔雀翎、芦苇等材料为主。一般国内正规制标厂家生产的中高档浮标,均是可以选购的对象。笔者的几位钓友就曾使用20元/支左右的国产浮标,在本地的许多养殖水域使用效果非常不错。
3.参加竞技垂钓比赛(钓混养鱼)时
参加垂钓混养鱼比赛时,浮标基本上可采取上述“郊外养殖水面垂钓”时的用标规格。但要注意考虑比赛中选手众多、人声嘈杂、竿影晃动对鱼的干扰,此时鱼的食相会变得更加异常。因此在浮标的选用上就要更加“精益求精”,那些经过众多垂钓高手使用并被其推荐的优质名牌浮标,也许能够帮助您达到上述的要求。它们的材质多为进口优质巴尔杉木或精心加工后的孔雀翎。其制作精美、标形种类多样、质量上乘,很少会出现标身渗水、标尖折断等现象的发生,是倍受竞技钓手喜爱的理想钓具。但较为昂贵的价格也是制约其广泛普及的重要因素。然而,许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酷爱竞技垂钓)的钓手,在长期使用某一支价格适中、制作一般、品牌不响的普通浮标,逐步摸清了其内在规律(如渗足水的时间、标尖目数的变化等)后,将其运用在竞技比赛中,照样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广大的初学者们:名牌优质的浮标固然非常好,但是千万不可过分地迷信它,不能犯了只顾购置精良钓具而轻视了实战训练的错误。
4.竞技垂钓小鲫鱼时
速钓小鲫鱼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竞技垂钓的方式之一。幼鲫有易上浮食饵的特性,当钓点水域的雾化饵料密集时,幼鲫就会纷纷上浮争饵,钓手们采取拉饵钓离底、钓半水、钓一标深的技术在实战中应运而生。因此参加此类比赛时使用一种标尖细长、标身短粗、标脚较重、标体翻身立起迅速的“速攻型”浮标是比较合适的。这种标形的浮标许多制标厂家均有生产,但由于垂钓小鲫鱼时对浮标自身渗水率的要求十分严格(最好为零),因此那些名厂、名家制作的上等浮标就成为了竞技钓高手们争相购买的对象。

 
推荐阅读:
 
 
温州钓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