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渔具工业发展三阶段论: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801990年):简单、陈旧的手工劳动应付国内市场,后期开始玻璃纤维竿的制作, 少量投放国际市场。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90—1995):玻璃纤维竿的生产开始大规模生产,市场低档渔线轮。90年代初期,海外已经可以生产高档碳纤维竿,中国是空白。 第三阶段:开拓国际市场阶段(从1996年开始),中国开始将碳纤维竿投放市场, 碳竿的出现,激活了国际市场,中国渔具产业的从此进入高发展期。从1997年至今是中国渔具产业的快速发展期。 我本人认为中国渔具工业目前还没有到达发展高峰期,估计至少还有三年的时间。其原因是尚有50%的渔具贸易商对中国,对中国渔具产业很陌生。是潜在客源。 中国渔具工业的成就: 对国际市场的贡献: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渔具的主要加工地,世界上大约有80%的渔具是在中国生产和加工的。有越来越多的世界渔具批发商和零售商将他们的采购放在中国,我们可以从参观中国国际钓鱼用品贸易展览会看,仅美国一个国家的贸易商看从2000年到2005年就增加了9.7倍。 20002005年美国贸易商参观CHINA FISH情况: 时间公司数贸易商数 2000 11 14 2001 22 46 2002 22 27 2003 26 51(受非典的负面影响) 2004 64 96 2005 80 136 国外的渔具制造企业也正在将工厂逐步,特别是在山东省威海市举办中国国际渔具制造设备、原材料和配件展览会,目的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渔具最需要的材料,增强中国渔具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力。尽管中国已经向世界提供了80%的产品,但集中于中,低端市场。 从发展环境看: 中国企业处在很无序的市场竞争状态。国外的渔具组织或协会有相当强的职能,他们不仅在维护国内的市场秩序、自然资源的保护、钓鱼人的管理、对企业的资助和培训、信息的提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还帮助他们在世界范围发展。所以从渔具工业的整体水平看,我们的渔具企业是在单兵与国外整体水平想抗衡。 中国渔具工业如何应对挑战 1、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有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制造大国”的阶段,例如美国、德国、瑞典、在山东省威海市举办中国国际渔具制造设备、原材料和配件展览会,目的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渔具最需要的材料,增强中国渔具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力。 展览会将邀请全体中国的渔具制造商的决策人参观,还将邀请近十年来进口中国渔具产品的大部分海外贸易商,前来与对应的中国出口加工伙伴共同选购材料、配件以提高生产他们的OEM产品的性价比。而对于正在或准备在中国建立独资、合资的海外企业,这个展览会将是他们选购的良好时机。展览会还将举办多次技术座谈会。以促进设备和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此次展览会在我国最大的渔具生产基地威海举办,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在威海数百家渔具工厂中,大约有70家工厂在生产出口产品,居全国之首位。我们期望,通过这个展览会对于我国的渔具制造业的设备更新,技术的引进,由此对其产品的质量的提高,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取代小规模的,很难保证质量同一性的手工操作,变为可能。以进一步适应国际上市场的需求。 我们欢迎海内外的通用的机械加工设备制造厂、专业设备改装厂、原材料和配件供应商以及代理商参加本届展览会。中国的渔具企业以及海外贸易商们参观本届展览会。
|
|
|